生態環境部發布多個適用建材行業低碳技術 |
|||
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 | 發布時間:2022年12月26日|||
摘要:
為大力支持低碳技術應用和推廣,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12月21日,生態環境部印發《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第四批)》的通知,篩選出一批先進低碳技術,包括6類共35項低碳技術。 |
|||
為大力支持低碳技術應用和推廣,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12月21日,生態環境部印發《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第四批)》的通知,篩選出一批先進低碳技術,包括6類共35項低碳技術,適用建材、鋼鐵、電力等行業。 根據通知,全氧燃燒玻璃窯爐工藝及產業化技術、陶瓷原料干法制粉技術、多腔孔陶瓷復合保溫絕熱材料、基于堿土金屬復合鹽類的絕熱(保溫隔熱)涂料技術 、生活垃圾生態化前處理和水泥窯協同后處置技術等技術適用建材行業。 其中,全氧燃燒玻璃窯爐工藝及產業化技術主要利用高純度氧氣代替空氣與燃料進行充分燃燒,將混合均勻的粉料加熱至高溫熔解,再通過玻璃液的均化、澄清、冷卻及溫度調節等過程,形成成分均勻、缺陷較少、符合成形溫度要求的玻璃液。 陶瓷原料干法制粉技術采用“預破碎機、立磨機”的“干→干”操作工藝,取消了造粒噴霧塔環節,直接節約用水 70%以上,有效降低蒸發水消耗的電量、燃料以及生產過中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同時,采用干法制粉成套裝備,使生產工藝簡單連續,其中主要設備采用集中式工業控制器,可精確控制陶瓷原料的加工參數,提升了原料的供給質量,從而實現陶瓷生產的高效節能。 多腔孔陶瓷復合保溫絕熱材料采用中空陶瓷?;⒅?、反輻射納米配方、纖維等復合而成。將一定配比的原料經化料、攪拌、均化、陳化、布料成型、干燥、自動化收卷等先進制備工藝,形成具有硬質可卷曲、多級微納米孔、蜂巢狀結構等特點的新一代保溫絕熱材料。 基于堿土金屬復合鹽類的絕熱(保溫隔熱)涂料技術采用堿土金屬復合鹽類材料作為填料添加到涂料里,使產品具有遠紅外輻射率大的特點,可在特定環境溫度-60℃~70℃區間內、能量主要輻射波段 8~14μm 進行輻射換熱,可大幅降低建筑物墻體的熱流密度,減少熱傳遞,從而達到保溫隔熱的作用。 生活垃圾生態化前處理和水泥窯協同后處置技術運用窯外生態化前處理和窯內無害化、資源化后處置結合的技術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處置。首先,利用微生物發酵及物理干化、機械分選等技術對生活垃圾進行預處理,得到水泥窯垃圾預處理可燃物(CMSW)、無機灰渣、金屬、滲濾液等,然后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窯的燒成系統對垃圾預處理可燃物(CMSW)進行多點協同處置,達到替代部分燃料(煤炭)的效果,同時無機組分可制成水泥生料喂入新型干 法水泥窯系統中替代部分原料。 |
|||
|